2020年12月2日~3日,由中汽咨询主办的2020年商用车产业高峰论坛暨中国商用车产业研究会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政策法规引导下的管理思路变化和商用车产品技术升级”为主题,为我国商用车产业高质量与健康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为传统商用车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思路。在3日的全体大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原董事长李大开发表了题为《当前商用车市场形势和机遇趋势》的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的主要内容。
fczogd010ea30293.jpg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原董事长 李大开 一、国内外形势分析 目前国内外形势处在“危机”状态,即“危险”和“机遇”并存。危险主要包括疫情复发可能、中美矛盾激化、先进产品制裁、能源短缺问题、国际贸易争端、战争爆发危险等。但是机遇也同样很多,其中最大的机遇是中国目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中西部的发展空间依然非常巨大,还需要建设更多的铁路、公路、机场、医院、学校。此外,加大基建投资,加大国内外循环,加速进口替代,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新能源发展等,也都是我国目前很好的机遇。以新基建为例,今年的5G商用带动经济产出高达10万亿元以上,直接创造经济值3.3万亿元,新基建涉及到的信息基础包括5G网络投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将带来大量投资,仅5G基站就将会有500-600万座,以每座20万元计算,投资规模达到万亿元以上。 国内循环方面,不仅是加大基建投资,还要建一个完整的内需体系,推动全流程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改善分配格局,大幅降低个人所得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国际循环上,中国要打造面向全球的高效产业链、供应链,围绕“一带一路”规划构建合作创新网络,稳步降低关税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谈判与制定,推动对外开放。 二、汽车市场形势分析 汽车产业是兼具“四大产业”特质的典型范例。汽车产业是传统产业,是优势产业,因为汽车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带动了几十万亿元规模的经济增长。同时,汽车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说新能源汽车。汽车产业还是未来产业,比如说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乘用车产销自2018年下降以来,今年预计将会低于2000万辆,大概下滑9%左右。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品牌现在占38.9%的市场份额,德系24%多,日系23%多,美系将近10%,还有韩系、法系等。自主品牌虽然占比最大,但德系、日系、美系、韩系等国外品牌加起来占比超过了60%。这个数字很近似美国汽车市场的状况。美国三大公司,仅占美国市场的30%多一点,而最大比例的是日系汽车,丰田、日产、马自达、富士重工等占比远高于美系汽车。因此,自主品牌还是要有信心。 商用车目前发展良好,1-10月产销分别是420.3万辆和420.4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22%和20.9%。其中增长最多的是重型车,超过40%。在这里面90%以上或者更多,都是自主品牌。重型卡车占整个商用车销量的30.5%,2019年较2018年,又增长了百分之几,达到了117万辆。重卡今年10月销量达到13万辆,同比增长41%,连续7个月创下月度新高。今年1-10月,重卡市场累计销量达到137.37万辆,同比增长39%,将近40%。李大开预计今年重卡销量将超过160万辆,但年底各企业会有一定保留,报表数有可能在150万辆左右,但这也将创造中国历史最高的重卡销量记录。 三、新产品发展趋势 商用车在“十四五”期间,有五大方面的发展趋势。 第一,传统燃油车性能提升加快的趋势。商用车企业外资股比放开后,斯堪尼亚已经决定在江苏独资建厂,另外近期奔驰公司宣布,国产奔驰品牌的卡车将在2022年生产。这会推动传统燃油车的供应,推动商用车升级换代。升级换代主要的方向是自动化、轻量化、节能化、舒适性、安全环保等。另外,很多早已在乘用车上应用的传统车新技术,在“十四五”期间也将在商用车上进一步应用,如ADAS等。在制动系统方面,目前90%以上的传统商用车仍然使用鼓式制动器,而鼓式制动器在国外早已淘汰,在“十四五”期间要加快盘式制动器的发展。另外,目前我国商用车90%以上还是手动变速器,未来AMT、AT将在货车、客车等其他的商用车上加快发展速度。舒适性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发展方向,货车不仅要能够拉货,能够当做生产资料,还要向乘用车看齐,给司机减轻疲劳强度,增加舒适度等。 第二,整车载重加大,功率加大。目前排量以11L、13L为主,“十四五”期间将会过渡到15L、16L。 第三,纯电动中重卡发展将加速,尤其是在固定场景条件下。商用车的电动化和乘用车略有不同,乘用车目前更多依靠政府补贴,而商用车更多是靠效益推动。在一些固定场景,它的效益明显高于燃油车。 第四,混合动力中重型卡车将快速发展。混合动力在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将会占据主流,会达到50%以上。虽然混合动力中重型卡车是一个过渡产品,但由于它的过渡时间很长,所以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第五,智能化进入固定场景应用的趋势,即无人驾驶。目前一些特殊用途车辆现在已经进入到实际使用状态,当然在公共道路上无人驾驶还要走很漫长的路,但是在固定场景将会逐渐推开。 新能源汽车仍然需要变速箱,不仅在乘用车上变速箱仍然要保留,在商用车上更要保留。当然,绝不是现在意义的变速箱,而是自动化、智能化的变速箱。 四、商用车产业发展建议 第一,要加快对新能源动力及传动装置的研究,匹配单电机、双电机等,以适用各种不同车型的工况要求。 第二,商用车要进一步加强轻量化。轻量化和新能源是息息相关的,减轻一百公斤的重量,就可以多跑一些里程,所以企业要更多地采用铝镁合金、高强度钢等材料。 第三,要高度重视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未来20年,混合动力将占据半壁江山。 第四,在传统细分市场,要进一步专业化精制。每个企业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一定要实现创新,要能够采取战胜竞争对手的办法,只有这样,明年的目标才能够实现。 第五,要注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且进行及时改变。过去产品成功的长处,警惕成为我们的短板。比如说商用车超载能力强,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但是随着公路治理法规的加强,随着政府政策的限定,如果还是维持过去超载、超重的优势,很可能在“十四五”就成为短板,因为这时候优势将变成弱势,所以要紧跟国家的法规改变商用车的现状。 第六,智能化、无人化驾驶,首先在一些固定场景上应用,所以要提前研究相关技术,抢占市场制高点。 第七,传统产品的性能提升不可放松,包括轻量化、噪音控制、新材料应用、疲劳寿命提升、维修方便便利性等,还需下功夫不断改进提升。 第八,积极主动寻找新的商机和产品,重在替代国外跨国公司垄断的总成或部件产品,这样才能使我国自主的商用车不仅是量大,而且技术能够提升。 第九,未雨绸缪,刻不容缓地排查进口或被跨国公司垄断配套外协产品的风险,尽快全部实现国产化。到时候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 第十,谨慎投资。除非升级换代或新品创新,提前做好2023年经济大调整的准备。 五、未来形势预测 我国目前虽然遇到一些困难,但还是有一定优势,包括工业门类齐全,产业结构合理。目前我国一产+二产,大概是49.5%,三产大概是50.5%,各占一半。而美国一产+二产是19.8%,其三产,也就是金融业、服务业大概占到80.2%。我国产业结构是非常合理的,我们要珍惜这个现状。 历史将再次证明,机遇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企业,愿自主品牌企业在“十四五”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考。)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隶属于中汽咨询信息咨询部。中汽咨询为中汽中心全资子公司,牢记“为汽车行业提供技术情报及软科学研究”的使命,为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社会及消费者提供权威、专业的汽车技术情报及软科学研究。中汽咨询业务领域涵盖:产品技术研究、产业发展研究、商用车研究、区域规划研究、消费者研究、知识产权研究、数据化信息服务与平台、汽车赛事文化、汽车公关传媒、汽车公益推广和汽车品牌传播等。 前往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