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让晨 张家振 上海报道 “随着本轮周期结束,我国商用车市场已全面进入存量市场。在高排放车型尾气排放治理、治超治限及‘大吨小标’问题治理,以及叠加新能源化政策不断推进背景下,商用车行业将迎来新发展时代。”日前,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的“2023中国商用车产业大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委会秘书长钟渭平对包括《中国经营报》在内的记者表示。 在发言中,钟渭平进一步表示,2023年,商用车市场预计将会出现20%~25%的销量增长,整体销量有望达到400万辆左右。 (“2023中国商用车产业大会”现场。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图)我国商用车市场仍具有较强的增长动力。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副处长谢国平分析认为,2023年,我国商用车市场将迎来冬去春来的重大变革。2023年,预计商用车市场将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销量预计为370万~400万辆,各细分市场均将有所增长。 具体来看,全国已有280余座城市放宽了皮卡通行限制,未来有望形成“大规模解禁、仅少量一二线城市限行”的格局,将对皮卡销量形成长期支撑。“‘十四五’末期基本淘汰国三车的目标不变,预计2023年国三车淘汰持续、同时国四车淘汰工作逐渐启动,以及轻卡市场进入政策平稳期,用户观望情绪减弱,购车需求恢复等因素叠加,将对我国商用车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谢国平进一步表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商用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18.5万辆和330万辆,分别同比下降31.9%和31.2%,皆呈两位数下滑态势。进入2023年,由于1月商用车企业在春节期间普遍复工复产较晚,并且市场需求恢复仍需时日,目前整体仍处于低位运行阶段。 这也反映在商用车经销商的生存状况中。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主任郑芳介绍,2022年,受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国内商用车市场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经销商新车销量下滑幅度较大,其中重卡比轻卡的下降幅度更大。 “具体来看,重卡经销商出现亏损的情况平均为88.2%,销量下降幅度平均超过64%;而轻卡经销商出现亏损的情况平均为74.8%,销量下降幅度平均超29%。”郑芳进一步表示。 对此,在钟渭平看来,2022年,由于受法规调整、公路出行受阻、库存严重、经济下行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商用车市场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情况。“目前,我国商用车市场已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2022年,我国商用车保有量已达4000万辆,真正的存量时代已经来临。” 有关资料显示,2022年,商用车行业相关政策迎来多轮调整。商务部等部门2022年12月发布公告称,为积极有序扩大二手车出口,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经研究,决定新增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温州市)、山东省(潍坊市)等14个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 同时,包括挂车购置税减半征收、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二手车增值税0.5%的优惠税率标准等政策都将在2023年12月31日结束。 在生态环境方面,包括生态环境部等在内的15个部委2022年11月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通知。《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国柴油货车排放检测合格率超过90%,全国柴油货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2%,新能源和国六排放标准货车保有量占比力争超过40%。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7月1日,全国将实施轻型车和重车国6b排放标准。公共领域用车方面的新能源化也将作为重点工作推进,未来相关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比例将不低于80%。 尽管商业车行业2022年的产销量均呈下降趋势,但仍有亮点可寻。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商用车出口量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58万辆,较2021年同比增长44.9%。 对此,钟渭平表示,2022年,我国商用车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同时我国卡车等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产品成熟,稳定可靠,价格相对于欧美卡车而言更为便宜,更具有性价比,在国际市场上能得到更多认可。 钟渭平进一步表示,目前,由于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放缓,2023年,我国重卡出口或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随着我国汽车排放标准快速升级以及新能源化战略快速实施,中国商用车应当尽快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商用车产业发展之路,进一步推进我国商用车走向全球化、服务全球化的步伐。”钟渭平分析认为。 (编辑:张家振 校对:翟军) 前往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