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2023年中重卡市场回顾
汲星华 发表于:2024-2-6 23:09 复制链接 投稿
阅读:819
"2023年,中国中重卡市场迎来了复苏的春风,销量重回百万辆规模,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在这背后,是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复苏、政策支持的加持以及企业自身持续的产品和技术创新。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维度,深入分析各主要厂家的销量情况、市场份额变化以及增速,并重点探讨国内市场的动态。"

作者蒋晶
出品卡车之家


国内市场维度分析

>>市场总览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中重卡市场的累计销量达到101.82万辆,同比增长33%,其中,牵引车、载货车等细分市场表现尤为突出。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物流行业的恢复和国家对清洁能源车辆的政策扶持。

>>品系与能源类型分析

牵引车:牵引车市场累计销量达到37.9万辆,同比增长69.8%。解放牵引车以10.5万辆的销量独占27.8%的市场份额,重汽、东风、陕汽和福田紧随其后,这些企业在牵引车市场的强势表现,主要得益于其在产品性能和服务网络上的优化。

载货车:载货车市场也实现了稳健增长,但增速相对牵引车略低。在载货车细分市场,企业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市场份额分散。

能源类型:天然气(NG)中重卡市场增长尤为显著,累计销量达到15.2万辆,同比暴涨307%。这一增长得益于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和清洁能源车的推广。

其中,解放在NG车市场的增速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市场份额达到33.5%。新能源中重卡市场虽然基数较小,但增长速度快,显示出未来的发展潜力。

>>主要厂家分析

解放:解放以其全面的产品线和市场占有率的稳步提升,成为2023年市场的明星企业。无论是在牵引车、燃气车还是新能源车领域,解放都实现了显著的增长。
重汽:重汽以57.9%的增幅成为2023年的黑马,其在牵引车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增速明显。
陕汽:陕汽在传统柴油车和NG车市场均有稳健表现,市场份额和销量均实现了增长。
东风:东风在牵引车和NG车市场均保持了增长,但其增速略低于行业领头羊解放和重汽。

● 国外市场维度分析

>>出口情况

在国外市场,中国商用车企业的出口销量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23年商用车出口77万辆,同比增长32%。中重卡市场的出口表现同样亮眼,重汽、陕汽、解放分别以不同的市场策略和产品优势,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主要厂家出口分析

重汽:以11.6万辆的出口销量位居首位,其在海外的布局和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陕汽:以5.6万辆的出口销量紧随其后,显示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解放:虽然出口销量为4.2万辆,但其增速达到59.2%,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拓展能力,2024年值得期待。

2023年中重卡五大竞争格局

存量市场孕育新格局:商用车行业正面临着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的变化。供需结构出现问题,行业需要认识到市场已经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商用车行业将在客户价值、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等方面展开全新的竞争。

>>格局一:回归终端

商用车行业需要将焦点放在终端用户身上,围绕用户的价值进行创新和变革,提供实际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客户需求正在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转变,数字化和场景化成为关键。

>>格局二:新能源和智能化从储备到市场化推广

商用车行业需要将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市场运作中。新能源技术需要与国家政策和企业创新环境相匹配,解决工业运输行业的污染和生态成本问题。智能化技术,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将提升新能源商用车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格局三:市场需求的优化在于灵活应对突发且短暂的情况

当前存量市场竞争中,之前由于某些政策或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爆发性增长机会已经减少。而现在的增量机会不再来自市场扩张,而是源于结构调整,这种调整主要与用户收益密切相关。此外,这类需求更多地起步于特定的场景或区域。

>>格局四:打破传统意义上供应链之间的壁垒,形成多生态融合

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趋势下,商业模式正在变化,跨界竞争日益凸显,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合作伙伴关系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格局五:品牌上升,更加注重提供差异化竞争以及品牌上升

中国商用车品牌正在加速海外布局,并且出口规模持续增长。出口将成为商用车未来主要竞争。分平台竞争和高端化是品牌上升的两个明显特征。同时,后市场也成为行业竞争的新赛道。

● 小结

2023年,中国中重卡市场的表现可谓是在挑战中寻求机遇,在变革中实现跨越。解放、重汽和陕汽等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均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商用车市场的进一步升级,中国中重卡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企业需要继续深耕产品和技术创新,同时加强国际市场的布局,以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前往首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