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消息,在今天举行的特来电充电网新质生产力发布会上,特来电首席科学家、首席信息安全官、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鞠强发布了国内首个基于近全量车型充电大数据的电池安全大模型。他指出,大模型的云边协同进化对提升安全防护效果显著,是大模型在充电网上的最佳应用方案。
“这一年半的时间里面,国内成立的这些所谓AI公司已经倒闭了7.8万家。虽然大模型都有数据,有算法,有一定的算力,但是很多公司没有合适的场景。”鞠强表示,这些公司倒掉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可以持续发展的场景,没有找到一个需要大模型解决的问题。
他谈到,特来电凭借覆盖车、电池、用户、终端、电站、能源的海量历史数据,能够利用大模型计算性能及学习能力,深层次挖掘用户充放电行为、车辆真实运营类型等电池安全特征库,继而建成多指标、多维度融合的电池安全大模型,在安全防护、安全评价、健康评估等方面发挥巨大应用价值。
现在的模型如何来评价?鞠强认为,大模型的方式是超过20亿的参数,识别出来的动力电池安全防护的特征256个维度。大模型不是孤立的技术,大模型是使模型所识别的动力电池安全特征变得更全,阈值变得更精准。
他强调,特来电充电网服务于近600个品牌的2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电池核心数据已经超过1000亿条。基于大模型,高危车辆阻断率可达到99.9%,通过大模型还可以降低事故样本的依赖性,泛化能力提升。“有了技术、大模型的加持之后,产品面向C端基本是在充电实现的可预警、可控制、可追溯的效果。”
北京充换电展期间,特来电发布了“基于大模型的充电安全和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基于群管群控功率共享的全新液冷超充系统”、“基于全生命周期保障的特来电合作伙伴政策”等多项技术产品。(刘丽丽) 前往首页>> |